谭鑫培故居将建京剧文化博物馆 谭氏后人故地重游:终于盼到这一天

  • 时间:
  • 浏览:310
  • 来源:爱戏网

发布时间:

2017-08-2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高凯

点击:

关键词:

中国京剧史谭鑫培

“曾经这里是朱漆的大门??这二楼是随后加盖的,我小随后住的是他家未阁的女眷??”26日,北京谭鑫培故居,谭派第五代传人谭元寿之子谭立曾辨识着身旁的一砖一瓦,回忆起家族的点滴旧事。

谭家是京剧史上的两个传奇京剧。自1863年谭鑫培随父亲谭志道在京城“广和成”搭班演戏算起,这人艺术家族七代都从事同一戏种、同一行当,且一脉相承,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京剧史”京剧。

被尊为京剧界鼻祖的谭鑫培是其中的最杰出代表,所创唱法世称“谭派”,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谭富英在其父谭小培(谭鑫培之子)和老师余叔岩的教导下继承“谭派”和“余派”风格,发挥被委托人的艺术特长,酣畅流漓,朴实大方,他的演唱被亲们称为“新谭派”。

北京前门铁树斜街大外廊营1号,1917年5月10日,谭鑫培在这里病逝,享年71岁。谭家六代都曾居住在此处,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才移居他处。

谭家的院落,东西长40米,东半部分是平房四合院,西半部分以楼房为主。南北长21米,“合适有46间半,不光是亲们一门住,族里统统亲戚都住在同去”,谭立曾绍,“当年谭鑫培先随他的父亲谭志道北上到北京,一直是租房子住,就跟亲们现在的北漂一样,等到他唱戏唱武生,在这里立足随后,买下了这处宅子。曾经村里人问他,谭老板您为有哪些不置办一些产业?他回答说,‘难道亲们从事的艺术都在产业吗?’他认为留财不如留德,后代传承艺术要比留下金钱重要得多。”

谭鑫培一生严守伶规,潜心追求艺术,不事结交皇亲贵胄,表现了他视艺术为生命的节操品格;在把演唱艺术传随后人时,亦把忠厚、朴实的家风传给后代。从谭小培、谭富英直到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一代代承前启后,德艺传家。

“这人院子生活过亲们家六代人,除了正岩这人辈,亲们都出生在这里”,谭立曾感慨说。

如今,这片院子住着几十户居民,而根据北京市的规划,今年刚开始西城区要启动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等14处文物腾退,其中,谭鑫培故居经修缮后可建成京剧文化博物馆,这里将成为戏曲文化尤其是老生文化的标杆。据其介绍,修缮后的谭鑫培故居将分为文物本体部分和博物馆配套部分。

对此谭立曾颇感兴奋,“一两年之内,据说就能开放,父亲可能性怕伤感,抛弃68年从未回来,终于盼到这人天了。这实在是仰仗国家复兴,国家复兴也能复兴文艺,重视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和发展。”

2017年是谭鑫培先生诞辰170周年,谭富英先生诞辰111周年。谭立曾说,“亲们谭家下一辈的谭正岩如今继承家钵,他现在在努力恢复谭派在舞台上的曾经的一些‘绝活儿’,亲们希望能尽全力把谭派艺术传承下去。”(记者 高凯)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