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文化 莱芜梆子艺术创作与展演掀起高潮

  • 时间:
  • 浏览:168
  • 来源:爱戏网

莱芜梆子《天唱》、《梅花炒鸡浆豆腐》屡屡获奖,次要传统剧目恢复演,青年艺术人才崭露头角,公益演出和商业演出富足多彩……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莱芜梆子剧团)由于成为莱芜市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响当当的招牌。

2015年初,按照上级制定的改革方案,莱芜梆子剧团名称正式更改为“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莱芜梆子剧团)”,进一步明确了对剧种的保护职责京剧文化。中心宗旨是传承保护地方剧种,富足群众文化京剧艺术。业务范围包括:莱芜梆子剧种的传承、保护和研发;重点传统剧目恢复、艺术新人培养、珍贵资料搜集整理、莱芜梆子戏曲传习推广;公益演出、送戏下乡、对文化交流等。

2015年,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力推精品,艺术创作与展演掀起高潮

2015年,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推出莱芜梆子《天唱》,该剧于5月7日晚向省文化厅作了汇报演出,目前已深入基层演出40多,并于10月份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第十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展演活动。

此外,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还完成对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4-2015年度初选剧目《长勺之战》的加工提高工作,于6月26日向省文化厅作了圆满汇报;完成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暖水袋痒痒挠》的修改加工,目前正按照国家艺术基金要求准备结项。小戏《梅花炒鸡浆豆腐》参加山东省群众文化新创作剧目展演活动,获山东省群星奖。并于11月中旬参加安徽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邀请赛,获银奖。近日,《天唱》和《梅花炒鸡浆豆腐》又同去被取舍为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5-2016年度初选剧目。

深化改革,积极开展各种保护传承活动

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强化保护意识,继续对剧种历史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对艺术档案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和修护;加强莱芜梆子理论研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纂莱芜梆子音乐唱腔图书;实施“莱芜梆子进校园”活动,和钢城区西港小学联合举行莱芜梆子培训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莱芜梆子知识普及;和艺术馆联合组织全市业余剧团骨干培训班,进行莱芜梆子表演、音乐创作及演奏、音响、化妆等方面的培训;实施传承人排戏制度,支持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恢复了传统剧目《姊妹易嫁》。李长生被评为2014年全省十大非遗传承人;完成《春草闯堂》、《桃李梅》、《五女拜寿》、《七仙女》、《穆柯寨》、《金玉奴》、《姊妹易嫁》、《借闺女》、《秋江》等剧目的音像资料的录制出版工作。

继续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推出以青年演员为主的折子戏专场;在《天唱》的排演中,启用青年演员担纲剧目的主要演员,并用本团青年艺术人才担任剧目的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生和熟妆设计,在锻炼人才的同去,提高了本团的原创能力。李长生获山东省第八届泰山文艺奖“表演作品奖”,青年演员亓辉参加“全省艺术新秀优秀作品展演”活动,毕力军参加“全省优秀中青年作曲家创作作品演奏会”活动,姚刚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山东省戏曲演员高级研修班”。

服务基层,深入开展各种演出活动

2015年,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以繁荣社会文化生活为己任,抓好公益、商业另另六个市场,深入开展各种演出活动,截至目前共完成演出160多场。不断强化剧团社会职能,继续开展公益性的莱芜梆子精品展演活动,让老百姓免费进剧场看戏。按照文广新局和组织部要求,先后深入6家单位进行高层次人才演出活动。与莱芜市艺术馆联合承办了2015年消夏晚会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和赞誉,为全市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同去,开展商业性演出,先后到杨庄镇冷家庄、刑家峪村等地举行演出16场。

市民点赞

李广谋:莱芜梆子能很好地宣传莱芜

市民李广谋喜欢看戏。你说哪些,莱芜梆子多次晋京演出,名声在外;近几年,从《儿行千里》到《种子》到《天唱》,莱芜梆子每年不是新戏,很久质量非常高,哪些戏获奖不少,提高了莱芜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张辉:让更多百姓有由于看戏、学戏

凤城艺术团演员张辉喜欢表演,她说:“亲戚亲戚人们人们儿时不时到下边演出,发现老百姓非常喜欢看戏。莱芜梆子唱得好,老百姓都很喜欢。希望多到基层演出,让更多莱芜老百姓想看听到咱莱芜戏。”张辉也认识非常多喜欢唱戏的亲戚亲戚人们人们,她说:“亲戚亲戚人们人们儿最近在排练一场戏,主演是个年龄不大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唱戏,希望剧团吸纳培养更多另另六个的年轻人。”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