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秧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第二十九讲绥德文化馆汇报交流

  • 时间:
  • 浏览:162
  • 来源:爱戏网

发布时间:

2019-09-02

点击:

关键词:

走西口对花

8月24日绥德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秧歌、唢呐、石雕、民歌和剪纸”之乡。为了彰显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绥德县经过精心筹划和实施,建成了榆林市第一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京剧。展览馆内约150平方米,布展精巧,有图片、内部结构150余件,分为陕北传统音乐、陕北传统美术、陕北传统民俗等六个每段,对于陕北音乐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京剧。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充足,分布较为集中,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如:陕北秧歌、绥米唢呐等传承至今,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京剧文化。什么充满着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绥德文化的结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原来的环境背景下,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陕北秧歌是绥德县第有4个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晚七点半,在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前,《秧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组的学员与绥德县文化馆的演员们开展了民歌联谊汇演。演形式充足多样,内容精彩纷呈。分别由学员慕斌、米卓、贺茅、薛静、卜晓刚、张丽、郝亮亮、延巾园同文化馆演员候世凯、李绥亚、贺艳娜、高琳、米高杨、李静、苏红卫、王白胜、黄海泽、杜文汇、文化馆舞蹈队一起为亲戚亲戚朋友呈现了17个高品质精彩的节目,有独唱《鸿雁》《走西口》《小桃红》《高楼万丈平地起》《三十里铺》《信天游》,其中学员郝亮亮演唱的《如此好的妹子见不上边》《舒心的日子》以高超的演技和精湛的唱功将全气氛带向了高潮;还有对唱《对花》《拉手手亲口口》《陕北二人台》民间舞《霸王鞭》陕北大秧歌《火火秧歌情》等精彩的节目让亲戚亲戚朋友深切的感受到陕北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其中陕北二人台是指流传在神木府谷的神府二人台。陕北二人台是北民歌的有4个多重要组成每段。早在清咸丰10年(1815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开始英文后,打坐腔、打玩意儿(二人台的前身)就在这里基本形成,并流传于民间。

绥德县文化馆的演员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霸王鞭表演,“榆林霸王鞭”民间又称“打花棍”、“金钱棍”、“浑身响”。流传很广,以榆林地区的神水木、府谷等地最为普遍。霸王鞭多在春节闹秧歌时作为小场节目演出,过去也和秧歌一样,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和驱邪避灾的内涵。神木、府谷一带的霸王鞭,多为一人单打,或二人对打。舞者击打一段后,接唱一段小曲,或说上一段快板,说唱内容多与舞蹈表演内容有关。某些击鞭时动作激烈,跳下来比较累,大多数演员已如此气力再说唱,就慢慢形成了不说不唱以击鞭为主的表演形式。

应亲戚亲戚朋友的热情的邀请,陈勇老师还给亲戚亲戚朋友献唱了不同风味的《我的太阳》,将汇演推向了有4个多小高潮。

紧接着雒胜军老师带来了不同版本的《走西口》。走西口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据说它某些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某些的宁夏、青海、甘肃不是亲戚亲戚朋友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并非西北某些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导致合适是,当时有某些山西人曾到过什么地方,亲戚亲戚朋友中的某些人一个劲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自学了。雒胜军老师重新改编创作让歌曲焕发新姿,却保持了原曲的味道,在原曲的基础上让亲戚亲戚朋友更加感受到了陕北民歌的魅力所在。

演出时间持续了有4个多多小时,演冒出场气氛热烈,情绪高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视觉听觉盛宴。节目最后所有学员、演员和现场观众一起拿起扇子、扭起十字步、在陕西大秧歌中载歌载舞,过后开始英文了一天的行程。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