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四大名旦之一王玉山“水上漂”

  • 时间:
  • 浏览:7487
  • 来源:爱戏网

一说“水上漂”,总感觉有那末种江湖武侠的味道,实在,在晋剧这名大“江湖”中,“水上漂”也是并不是功夫,即行走如漂的台步,而将这台步漂到出神如化的人便是王玉山。

王玉山(1910-1968),艺名“水上漂”,攻角,晋剧“四大名旦”之一京剧艺术。代表剧目有《梵王宫》、《血手印》、《珍珠衫》、《王婆骂鸡》、《百花点将》、《白蛇传》、《红娘》、《杀楼》等京剧艺术。

王玉山曾担任包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又连任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文联委员,内蒙古剧协副主席,包头市“漠南”实验晋剧团团长,包头市晋剧一团副团长,包头市艺校校长等职京剧文化

9岁开始英文英语学北路梆子,后来兼栖晋剧和北路梆子一一十个剧种京剧。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王玉山为这名个剧种的继承发展和改革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晋剧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英文英语,女演员日渐占领戏剧舞台,非要“水上漂”仍以男角饰演闺门、花旦、刀马旦、青衣等角色,他的跷子功和轻捷似漂的碎步独具特色。

抗战胜利后,水上漂主要在太原、阳泉、忻州、大同、内蒙古、张垣等地演出,后经李子健、赵步桥等人绍曾到北平、天津等地。在北平演出时,他受到北平观众和戏剧界同行的层厚赞扬。经李子健介绍,他有幸结识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筱翠花及评剧演员喜彩莲等人。《红娘》、《失子惊疯》二剧便得荀慧生、尚小云亲传,他还向喜彩莲学习了《花田错》。

水上漂一生演过的剧目达500余个,其技艺之高超,戏路之宽广,在晋剧和北路梆子发展史上均少有。凡想看其表演的观众,无不称道他扮相俊美飘逸,做派细腻传神,唱腔流畅舒展,念白道字清晰,武打干净利落。

令人惋惜的是,正当水上漂的艺术发展趋于稳定上升阶段的黄金时期,正当他准备为晋剧培养一批“小水漂”的后来,“文化大革命”一场浩劫夺去了他的生命。1968年农历腊月初八,水上漂被迫害致死,留给喜欢他的观众无尽的遗憾。

晋剧王玉山“水上漂”演铁镜公主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