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落幕

  • 时间:
  • 浏览:295
  • 来源:爱戏网

新人奖 康康

2014年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这五六天在南京落幕,江苏省在今年牡丹奖51项评比中喜获丰收,共摘得七朵“牡丹”,获奖数量名列全国第一。据悉,这也是牡丹奖自60 0年设立以来,江苏在获奖数量上,连续五届蝉联第一京剧文化。

获奖的分别是:中篇苏州弹词《绣神》获节目奖,金曾豪、陆建华创作的短篇弹词《招牌菜》摘得创作奖,袁小良、夏吉平获表演奖,康尔撰写的《巧智之美与相声艺术》获理论奖,康康获新人奖,中篇苏州弹词《江南第一燕》获有点节目奖京剧文化。记者注意到,7个奖项中,大每项都与弹词有关京剧文化。

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通讯员董庭波

《绣神》融合传统曲艺和传统刺绣

吴文化在江南地区绵延260 0多年,如昆曲、评弹、核雕、玉器、红木家具、古典园林等京剧艺术。本次获得节目奖的中篇苏州弹词《绣神》,巧妙地把吴文化中的另一个代表——苏绣和苏州评弹艺术相结合,在让观众了解民国时期苏州刺绣大师沈寿的艺术成就和夫妻夫妻感情世界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苏州评弹艺术的奇妙景致,清新雅致,回味绵长。

《绣神》中的主人公沈寿,于1874年。初名雪芝,号雪宦,江苏苏州人,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1903年清著名学者俞樾在她的绣品上题下“针神”二字。1904年沈寿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祝寿,所绣的佛像等8幅作品被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予沈雪芝,从此更名“沈寿”。如今,代表传统苏绣最高水平的沈绣,却说以沈寿命名的苏州刺绣流派。

苏州评弹团的编剧绍:“亲戚亲戚大家以沈寿为题材进行创作,第一是沈寿在艺术上的探索即便到了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是沈寿的夫妻夫妻感情世界都有着一定的发挥空间。”《绣神》用传统曲艺来讲述和演绎传统刺绣里的传奇故事,将二者浑然天成地融为了一体。江苏省曲艺家针灸学会副主席、秘书长芦明认为,作品在充分展现传统苏州评弹音乐元素的同时,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趣新创了许多声腔旋律,更贴合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心路。

“在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及家庭落破的环境里,沈寿依然执着梦想,一针一线绣出精品幅幅,还不吝自我,将毕生绝学惠及后人,为刺绣艺术的代代传承呕心沥血。她用当时人绵绵的针脚为今天的亲戚亲戚大家还在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

“评弹差生”15年与牡丹擦肩而过

“人间天堂”苏州,有一位书坛才子,雅号“评弹差生”。他善于用“中国最美的声音”说世间百态,唱古韵今风,在曲艺舞台上深受观众喜爱,同时又屡获佳绩。他经常在为获得牡丹奖苦是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能得偿所愿。然而,他15年来却每每与奖项擦肩而过。这位“差生”,正是评弹表演艺术家袁小良。

着实经常与牡丹奖擦肩而过,袁小良却不须气馁,却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生于评弹世家的他在传承前辈名家艺术精髓的前提下,现在现在开始了了大胆创新,在说表、演唱、弹奏、表演上均有重大突破,形成当时人鲜明的独特风格。所说不“破”不“立”,“古”与“新”你这个 组相反相成的概念,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善的调和。

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将电吉他、电子琴搬上评弹舞台自弹自唱,在苏州评弹界掀起了轰动;他,大胆在书台上首次运用大段英语对白来演绎英国姑娘的夫妻夫妻感情故事;他,把街舞和美国饶舌融入进评弹艺术中;他,用红遍全球的韩国“江南STYLWE”演唱评弹;他,把“非诚勿扰”搬上了评弹舞台……

那此在苏州评弹演绎上的创新,使袁小良站在了时代的前沿,能能细心地留意生活的变化。终于,十五年磨一剑,袁小良如愿以偿地凭《约会》获得了本届牡丹奖·表演奖。

常熟评弹团三度桂牡丹奖

常熟素有“苏州评弹第二故乡”的美誉。当地的常熟评弹团,自建团之始,就经常有“创新演新”和评弹演员“自创自演”的传统。本次获得牡丹奖·创作奖的短篇弹词《招牌菜》却说那末。

作为短篇弹词《招牌菜》的创作人兼表演者,著名作家金曾豪和常熟评弹团团长陆建华因为是牡丹奖的“老人”了。亲戚亲戚大家二人以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常熟市委号召学习的先进人物常德盛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短篇弹词《千里寻宝》,在60 3年11月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上,引起轰动,获得优秀节目奖、优秀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

60 4年,《千里寻宝》获得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自此,“金陆组合”双剑合璧,声名鹊起。一次偶然的因为,金曾豪和陆建华认识了常熟籍著名服装名师田阿桐。他专为中央领导设计、制作服装,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夫妻夫妻感情颇深,和美国总统小布什等多有交往。亲戚亲戚大家于是以田师傅毕生致力于民族服装事业的感人事迹创演了一部《田阿桐》,再夺60 6年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2012年,金陆双侠创作了短篇弹词《招牌菜》。作品触及时弊,呼唤诚信,抨击弄虚作假,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获得了本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创作奖。

芦明告诉记者,这是常熟评弹团第三次荣获牡丹奖,也是金陆二人三度折桂。

牡丹奖

为什能长驻江苏

牡丹奖作为全国曲艺界最高奖项,在60 0年创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自60 6年第四届起,牡丹奖长期落户江苏。

芦明告诉江南时报记者,江苏是曲种大省,流传至今的有60 多个曲种,其中有 十十几只 曲种能能直接演出,比如苏州弹词、苏州评话、常熟评弹、扬州评弹、昆曲、锡剧等。“南京在全国曲艺界更有名!南京夫子庙、北京天桥和天津劝业是中国相声三大发源地,江苏历史上更是曲艺人才辈出。”芦明说。

这里见证了汉代说唱俑的出土,聆听过楚汉相争时的“词话”,享受着“六朝文化”的“吴声歌曲”,从明清时期以《西游记》为代表说说本,到近代十里秦淮的“画舫丝弦”,评话始祖柳敬庭在这里“所到座中皆惊”,侯宝林、骆玉笙、刘宝全、张永熙……那此曲艺界闪烁着熠熠星光的名字都曾在夫子庙留下了当时人的足迹。

芦明认为,牡丹奖在江苏长期落户,一方面证明江苏的软、硬件条件过硬。“江苏不仅有全国唯一一所曲艺学校——苏州评弹学校,苏州等另一个市还有自身曲种的博物馆,有众多艺术家的名人故居……那此都为江苏曲艺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当时人面,能能把江苏浓郁的地方特色,通过百花奖的舞台介绍给全国,扩大江苏本省的文化影响。

表演奖夏吉平

表演奖袁小良

有点节目奖 江南第一燕

理论奖康尔

节目奖《绣神》

创作奖《招牌菜》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