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派艺术的“打” -艺文札记-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313
  • 来源:爱戏网

有人认为“马派”的艺术特点只是唱、念、做三方面,而“打”就似乎没有可谈的了。这是对马连良老师的艺术不够深知所造成的,也是对他晚期经常表演的剧目中的所有动作欠做剖析的浮浅论断。马老师一演过很多不同戏路、不同派别的剧目,偏重武打的有:《定军山》《阳平关》《战樊城》《临潼山》《盘河战》……。

就《盘河战》说,马老师扮演的公孙瓒,除去唱、做、念以,要先和袁绍开打,继而还要和颜良、文开打,最后战败落马。其中有一段开打是颜良用大刀把儿迎面扎过,公孙瓒急忙躲闪,只有一丝之差没有被扎伤面部,刀把擦着上额头皮,一下把头盔挑掉。这一紧张情景,舞台上表演只是一刹那间。只有演过这个戏的演员才能体会到这一动作的艰难。

马老师演这一段时,事先在后台把头盔的绳子放松,当开打接近到挑盔时,马老师与饰颜良的演员都准确而又迅速地站好相互的位置。颜良的刀把儿向上一扎,刚到而未到头部的一刹那时,马老师弯腰,然后脖梗子用力往上一挺,硬把一顶沉重的头盔甩的离开头部,从四根旗的上端扔到后面去。这个动作层次不多,可技巧不好练,躲慢了要事故,躲早了不真实,腰弯大了,不美观,腰弯得太小,只凭脖梗子甩,力气不足,恐怕头盔不能扔过靠旗子去。有的演员由于武功基础差,没有把握,又为了保证安全,到了这时只有站远距离,放慢了速度,这样肯定不能把“挑盔”的惊险情节真实而又精彩地表现出来。而马老师演公孙瓒时,“挑盔”的武打动作惊险漂亮、真实俐落,由此可见他武功基础是多么深厚了。

马老师曾经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不是‘义和团’那种‘刀枪不入’的老生!”。这就是说:不把“打”和他的艺术成就联系在一起,对他来说,至少是低估,或者是不全面的。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