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追忆花老晚年风采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64
  • 来源:爱戏网

花淑兰“听说花老师病了,我们想去看看她”,这是昨天记者电话里被重复了无数遍的一句话,但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语,代表的却是来自四面八方戏迷的心。每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语,记者的心里就不由地一番敬意,不仅是因为花淑兰有这么多的戏迷,更因为她使评剧有了这么多的戏迷。但遗憾的是,花老的音容笑貌已经永远留在了戏迷们的记忆中了,一位评剧泰斗已经于昨晚陨落梨园

昨天本报报道了关于花老患病的文章,完全是出于戏迷的那一片深情。而戏迷昨天的表现也让记者深切感受到谁才是他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昨天,记者的电话响个不停,几乎每一个声音都与花老有关,戏迷心中的花老不但是艺术、教育家,更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人。

对于戏迷的一片真情,花老的子女和弟子们也是非常感动。昨天,他们在花老的床前还把文章念给花老听,字里行间饱含着戏迷对花老的深情,让他们既为花老高兴,也为自己高兴,不仅是因为花老有这么多的支持者,更因为花老以一个师长的身份给他们做出了榜样。尤其是当读到,“花老一直提倡支持评剧事业,并表示等身体好了还要继续登台演出,为评剧事业做新贡献时”,在的人有的已经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昨天的电话里,戏迷有老有少,但心情却是一样。一位50多岁的戏迷,是鼓足了勇气给记者打电话的,在电话的那端记者明显感到他已经哽咽了,他说自己知道花老这个时候是不应该被打扰,但他还是忍不住想知道一下关于花老的事情,哪怕就一句。他说,他是沈阳人,是花老的忠实戏迷,已经听了30多年了,他们一帮戏迷经常在公园里唱花老的戏,大家都很惦记她,还相信能够在舞台上再次看到她的精彩演出。

30日白天,很多看望花老的戏迷到了医院里,他们为花老带来鲜花。远在大洋彼岸的金先生也是花老忠实的戏迷,虽然如今已经移民加拿大,但是他却没有忘了花老,忘了评剧。移民之后,他经常通过越洋电话来询问花老的状况,和花老探讨和评剧有关的一些事情,一聊就是半个小时。

四川人喜欢评剧,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有这样一位四川评剧戏迷,不但会唱花老的评剧选段,据她回忆,多年来自己时不时地在电话里唱给花老听,而花老在电话里为其指点,不厌其烦,令人感动。

在花老养病期间,四院的医护人员甚至保洁人员里,很多人都有花老师的签名,他们同样是花老师的戏迷。

一位保洁员说,听说花老师在她们医院里看病,她们是既担心又高兴,担心的是花老师的身体状况,高兴的是能在台下见到自己的偶像了,这是从来不敢想的事情。她说,那天她们去看花老师,正赶上花老师在打点滴,看到她们进来了,花老师热情地打招呼并和她们聊了起来,得知她们要她的签名,花老爽快地拿起笔来给她们签名。那时花老的手因为打点滴已经有点握不住笔了,但是老人家还是坚持着为她们签完名,让大伙心中很过意不去……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