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评剧演员赵如意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53
  • 来源:爱戏网

赵如意在《狗不理传奇》中饰慈禧赵如意的名字,在评剧观众中几乎尽人皆知。她以老旦、彩应工,曾在评剧舞台上塑造了《杨三姐告状》中的杨母,《花为媒》中的媒婆阮妈,《桃李梅》中的知县夫人封氏,《狗不理传奇》中的慈禧太后,《包公赔情》中的嫂娘王氏,《秦香莲》中的太后等不同类型的角色,在中国首届评剧节上获得优秀表演奖。尤其是最近在天津评剧白派剧团排练的优秀保留剧目《锔碗丁》中扮演的恶女人丁四奶奶,经央视“空中剧院”播映后,赢得观众一片赞誉。

赵如意幼年从艺,是天津评剧院少年训练队的尖子学员之一,初学青衣花旦,后专工老旦、彩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演艺涯中,她努力钻研评剧不同风格流派的演唱特点,结合自身条件加以发挥创造,在演唱上刚柔相济,重在以声传情,既保持传统“大口落子”韵味,又融入多种新的音乐元素,她的嗓子清新嘹亮、委婉细腻,表演轻松自如,朴实自然。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扮演的角色人物个性都十分鲜明,看不到千人一面脸谱化的弊端。尤其是她扮演的富有喜剧色彩的人物,幽默而不庸俗,夸张而不卖,分寸感恰到好处。

1991年,赵如意拜著名笑星赵丽蓉为师,潜心追求“赵派喜剧”表演风格。她在《花为媒》中扮演的阮妈,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酷似赵丽蓉的风采。在《杨三姐告状》中扮演的杨母,随女儿奔丧“哭灵”中唱的唱段幽咽哀婉,如泣如诉。在《锔碗丁》中,她把一个性情暴戾的恶女人丁四奶奶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戏中人物变化无常的怪癖性格,冷酷的表情,凶恶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

如今已逾花甲之年的赵如意,不仅继续活跃在评剧舞台上,还热心评剧艺术的传承,在津京等地培养了不少学生。她钟情艺术,热爱舞台,诲人不倦的精神,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与赞扬。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