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丽如:说书是融汇百家随心所欲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60
  • 来源:爱戏网

评说《三国》为听者提供独特视角———

连丽如

本报讯 昨晚,全新创意的京剧嫁接评书“听书看戏品三国”之《赤壁之战》,在长安大戏院上演。而首演前一天恰是评书大师连丽如的日,在为该剧进行最后彩排的同时,谈起连派评书,连丽如似说书一般兴味盎然。

■学评书 彻底领悟自由发挥

连丽如17岁跟随父亲连阔如学习评书,谈起小时候的学书点滴,连丽如称,“连派评书不仅仅是讲故事,还要有动作和神态展示,在台下的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有说有演的完整的舞台艺术。要想做到这么完美的艺术呈现,单单只是会说是远远不够的。拿连派评书的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来说,我父亲当年翻阅过50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充分了解了关于三国历史的种种描述,同时他也学习过医学、武术、京剧,从事过很多工作,了解市井百态。正是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让他在说‘三国’的时候,能够惟妙惟肖,有板有眼。评书是没有定式的,是彻底领会后的自由发挥。所以学习评书,并非是背诵一个故事,而是消化理解之后,融合说书人的生活积累、表演功力、分析见解,重新融合后再表演给观众看。” 在连丽如看来,“真正的评书是要到书馆里面现听的。只有在现场,观众才能听说书人语气中的情感和韵味,看到说书人的动作和神态;说书人又从观众的反应中即兴发挥。每一场都是不可复制的,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三国 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听书看戏品三国”之《赤壁之战》中的评书共有九段,穿插在京剧演出段落之间。连丽如的《三国演义》在书馆里说一年才刚说到赤壁之战的开头,广播版经过压缩后还有300回,其中赤壁之战有38回,长达16小时。而此次九段评书总长不到一小时,如何既要起到衔接的作用,又不失连派评书的神韵,对于连丽如来说,如何取舍颇费了一番心思。她根据京剧段落的内容,重新调整了讲述的节奏,在九段评书中有叙述有评论,有悬念有解说,更加入了现代观众非常感兴趣的背景绍,三国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为什么发生?最后结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京剧无法表演的内容都通过评书的讲评,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和感悟赤壁之战,提供了独特而又有趣的视角。除了内容的调整之,连丽如此次也带了三位徒弟徒孙同台献艺。每一段从出场形式到说书人搭配再到内容衔接,都绝不重复,各具特色。同时为了匹配京剧华美的舞台服装,她还特别定制了全新的演出服,也是以往在书馆中难得一见的豪华场面

■评人物 千秋功过各具一面

说到赤壁之战,不能不说其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周瑜。如何评价这三个人物,连丽如在她的评书中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为了讲好三国,她背诵了《三曹诗集》,“从曹操的文采当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大文学家、大诗人,他除了有奸诈多疑的一面,更有才华横溢、韬略过人的一面。”至于周瑜,连丽如说,“程普在《三国志》中说周瑜,‘与公瑾交,如饮美酒,使人不觉自醉’。可见周瑜绝非大部分人认为的‘气量狭小,小肚鸡肠’,周瑜对诸葛亮的不满,更主要的原因是各为其主。周瑜感受到刘备长远来看对孙权的威胁,才会有置诸葛亮于死地的想法。”说到诸葛亮,连丽如认为他只是个普通人。草船借箭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诸葛亮身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是因为他在隆中长期的务农生活中,不断积累的天文地理知识。他对三分天下的时局判断,更是源于他长期的民间考察。可以说诸葛亮是个有心人,而绝非神人。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