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奇中见功力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243
  • 来源:爱戏网

对白凌在《上海屋檐下》中扮演的赵师母,如果用“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真像”等等词句来描述她的表演,似乎都不够贴切,因为她使你忘记是“表演”,而简直就是在三十年代上海堂里“活”。

白凌是不是演员与角色太相近呢?不是。这位负责剧院党的工作的老大姐,与赵师母毫无相似之处。她在舞台上除服装和发型以,并没用更多的造型手段,一眼望去仍是白凌;可是随着戏的进展,跳动在白凌身上的,却是赵师母的灵魂,真是“我中有她,她中有我”,难解难分。

白凌生长在江南,父兄都从事教育工作,她很熟悉教师人清贫的里弄生活。
这位在延安成长起来的老演员,半生来扮演了几十个角色。四十年前她在延安青年艺术剧院以演《上海屋檐下》而初露头角;今天,又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演此剧。

白凌说:“我演这个角色,研究别人比研究自己多。”她用赵师母的眼光,去衡量研究每个人,从而产生赵师母对每个人的不同看法,并用赵师母的特有方式表现出来。从人物关系上去着手创造这个人物。赵师母在戏中的行动,除去忙家务,就是和邻居打交道。白凌历数了对邻居的不同看法:讲到同情处,不自颦眉蹙容,忧心如焚;说得厌恶时,撇嘴嗤鼻,如蝇在喉。虽是闲谈,却象赵师母已在白凌身上生了根、“附了体”,不招自来,油然而生。她演的赵师母,不以“化形”为特征,而以“化神”为其独到之处,从而产生形随神移的效果。

白凌在这个戏里,还有另一特点,概括来说:自由中有规范,规范里求自由。这就是说:她在剧本规定的范围里,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力争开拓创造的自由天地,产生自己的艺术处理。这种演法,演员更要有真听、真看、真想、真感受的功夫。白凌形容她在台上“全身细胞都在规定情境中生活,稍一走神就‘脱钩’”。难怪她的表演与同台演员搭配得那样和谐顺畅,丝丝入扣,于无奇中见功力呢!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