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虎虎有生气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229
  • 来源:爱戏网

俞振飞二十世纪初期,京剧程继先名噪南北,红极一时。在他之后,姜妙香、俞振飞、叶盛兰三位小生相继崛起,势成鼎足。说来也巧,按年龄论,这三位各差一轮,都是属虎的。一时,“程门三只虎”的说法流传开来了。最近,记者见到年届八旬的俞振飞先生,他纠正说:“‘程门三虎’说法不妥,姜六爷没有拜过程先生。”

票友下海

“说起我拜程先生,还有一段故事呢!”俞老精神矍烁,谈锋甚健。

六十年前,四大名之一的程砚秋在上海看中了比他大两岁的票友小生俞振飞…坚邀他搭班唱戏。俞振飞酷爱艺术,但老脑筋的父亲不愿儿子唱戏,此事只好作罢。

俞振飞二十九岁时,父亲去世,程砚秋爱才心切,再赴俞家相邀。俞振飞表示:“票友下海,无师不成。我要下海就拜程继先为师。”程砚秋为难了:“程继先是不收徒弟的呀!”但振飞拜师意真,砚秋求贤心切,商定:砚秋帮助俞拜师,振飞拜师后搭程班唱戏。1930年冬,经程砚秋绍,俞振飞实现了拜师的夙愿。名师高足,自然前程无限…而砚秋自此得振飞的辅佐,也就锦上添花,“秋色宜人”了!

身兼京昆

俞振飞的父亲俞粟庐是昆曲名家。他创造的昆曲“俞派”有如京剧中的“谭派”一样流传广泛,蔚然大家。俞振飞六岁就向父亲习拍昆曲,他说:“我父亲的演偏重于唱念四声,不注重表演。我在继承父亲特长的基础上,在表演上也下了功夫,着重于刻划人物。”

俞老涉足京、昆两个剧种,老观众说他演的昆曲里有京剧,京剧里有昆曲,俞老笑着说:“这是不假的。老一辈京剧艺术家都在昆曲上下过苦功,程继先、杨小楼、梅兰芳等都是如此,梅先生的《宇宙锋》中就有昆曲《思凡》的东西。”

宝刀木老

六十多年来,俞老对艺术勘于钻研,一丝不苟,对课徒满腔热情,毫无保守之处。他的弟子遍于大江南北,就是海异国也不乏倾慕者及私淑人。尤为难得是粉碎“四人帮”后,俞老以八十高龄重登舞台献艺,狂放不羁、斗酒百篇的李白(《太白醉写》),官得意、燕尔新婚的赵宠(《贩马记》)、年少老成、忠厚正直的李春发(《春秋配》),趋炎附势、利令智昏的莫稽(《金玉奴》)等人物形象,一个个又活灵活现在舞台之上了。

为保留艺术资料,俞老在抓紧著书立说。包括四十个昆曲剧目的《振飞谱曲》将于明年出版,记录俞老艺术经验的《俞振飞的表演艺术》也在写作之中。

在纪念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演出中,俞老与梅葆玖合演《奇双会》,台上表演卓绝,台下掌声雷动,人民艺术家在人民之中,真是如鱼得水,似虎归山了。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