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 -名家散忆-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57
  • 来源:爱戏网

每当我拿起慧亲笔书写的日记,件件往事便萦念心际。慧生为我国戏曲艺术事业的发展而艰苦奋斗了一生,这不仅表现在他数十年的为人作艺上,也表现在他毕生所写的近百册日记中。我了解他,敬佩他,更怀念他。因为我不但是他的妻子,还是他创始的荀派艺术的忠实崇拜者和爱好者,是他的一名不够格的学生。

慧生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的文化知识,完全是日复一日地艰苦自学而成的。他生前常说:“一个人不会安排时间,什么事也办不成,只会说‘忙’。可是,一天总能挤二十分钟的时间吧,不管学什么,只要坚持,几年之后就一定会大见功效的。”他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艺事日记”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几十年来,慧生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在,无论演出多么劳累,无论社交活动多么频繁,他总要坚持写完日记才肯去休息。一九五六年夏,“荀剧团”到上海去演出,正赶上台风和近百年没有过的奇热。慧生不仅坚持登台演出(有时甚至日夜两),散戏后,他还坚持在灯下挥汗写当天的日记。我真怕他累垮了,就劝他去休息。可是他却微笑着说:“你的心意我懂,可我不写完日记,心里总觉得不踏实,睡也睡不好。”一九六二年我和女儿令莱陪他到上海动手术治疗眼疾。他不能亲笔写日记了,就请旁人替他代笔;当眼睛稍有好转,他又不顾一切地重新握笔写了起来。

慧生写日记总是端端正正、规规矩矩的用毛笔正楷书写,一笔一划,一丝不苟。遇到不会写的字、词,他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字典,从不“绕道而过”。他的日记朴素真实、通顺流畅、绘声绘色、感情充沛。没有勤奋好学、坚持始终的精神,是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的。

凭着这么一种精神,慧生从二十五岁(一九二五年)开始,直至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日被迫搁笔为止,四十余年如一日,写下了近百册日记,记录了他毕生艺术创造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记录了他观摩戏剧、曲艺、电影、歌后的感想和意见,记录了他与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的交往,记录了他数十年艺术生涯中与其它艺术家同台演出的盛况,记录了他热心传授技艺、广收弟子的情景;还有他对幼时学艺生活的追忆及家庭生活的写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艺术资料和历史资料,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十年浩劫,慧生辞世。这近百册日记虽然散失了一部分,但大多数却劫而复得,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我欣喜若狂,不仅为它排列编册,还逐册加注整理,妥为珍藏。最近,这些日记即将出版发行,曹禺同志在百忙中为它作序,慧生若有知,也当含笑九泉了。

青年演员同志们,大家不妨也试一试,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写写日记。曹禺同志说的好:“对自己来说,它是艺术生涯的记录和总结,对后代,对我们的戏剧事业,它将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