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磬之声成绝响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85
  • 来源:爱戏网
王玉磬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王玉磬昨日在津病逝,这对河北梆子事业来说是个莫大损失。

王玉磬1923年于河北梆子世家,父亲陈栋材是技艺出众的刀马,大姐陈淑贤、二姐王玉钟、三姐王玉鸣,都是成绩不凡的河北梆子演员。王玉磬受家庭环境熏陶,从6岁开始跟随大人们在戏台上扮演娃娃生,几年间学会了《胡迪骂阎》、《男起解》、《走雪山》等一些老生剧目,经常在白洋淀一带农村演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她投奔在天津作艺的二姐,被银达子、韩俊卿留在戏班里边演边学,一度因故离津辍演。日本投降后重返天津,得到银达子提携,技艺日渐精进。天津解放前夕,她在河北梆子舞台上已小有名气。1953年,她加入国营河北梆子剧团后不久,即随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4年第一届天津市戏曲会演,她与著名演员宝珠钻合演《秦香莲·杀庙》,荣获演员一等奖,从此声名鹊起。1958年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建立,她成为五大主演之一。

王玉磬在几十年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尤其擅演《辕门斩子》、《太白醉写》之类以唱功取胜的老生剧目。她的戏路和声腔私淑前辈女艺人小香水,但不局限在形仿身效上,而是以小香水艺术特色为基础,把何达子的阳刚奔放、苍劲挺拔,元元红的委婉俏丽、清新醇正,银达子的中音宽厚、落音瓷实等各派优长兼收并蓄,逐渐形成刚柔相济的独特演唱风格,成为近50年来各地河北梆子舞台上继小香水、云笑天之后最有影响的女性老生演员之一。

王玉磬虽然体瘦身矮,扮出戏来却格大器挑台。尤其是她的嗓音异常洪亮,演唱时中气饱满,一连四五十句的唱段从容自若,一气呵成;一句拉腔可以延续十几小节,起伏跌宕,令人荡气回肠。她的唱功之所以能够进入炉火纯青之境,在于她尝试了科学的发声方法,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高低、虚实、收放,在行腔时自然巧妙地处理好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的辩证关系,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

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出新,王玉磬对此深有领悟。她小时候参加的是梆子、皮黄“两下锅”的戏班,得过孙行甫等京剧老艺人的教益,曾在京剧《狸猫换太子》、《下江南》等剧目里扮演过角色。这些艺术经历在她后来排演《苏武》、《五彩轿》、《赵氏孤儿》等梆子新戏时的身形表演、唱腔设计时,提供了可资师法、借鉴的有利条件。

晚年的王玉磬为河北梆子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她先后收下北京的曹友良、沧州的巴玉岭、石家庄的刘小俊、任丘的陈春以及天津的马惠君、张敏、李淑英、陈秀兰等多名中青年演员为徒,把自己在长期演出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了他们。

  上图为王玉磬生前为徒弟授课。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