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 -杂谈随笔-曲海泛舟-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74
  • 来源:爱戏网

每当一位戏曲老艺人离开人间时,人们总惋惜地说:“又带走了一批宝贵的财富”

他们带走的是什么呢?剧本,没有带走,都留下了。带走的,是优秀的表演艺术,令人难忘的舞台形象。

裘盛戎同志去世后,人们一提到他就不约而同地说:再也看不到他那精彩的《姚期》了!其实,《姚期》的剧本,并不怎样色。而裘盛戎的《姚期》,确使我们百看不厌。他不但在唱、做、念、舞等方面,有着极为雄厚的基础;对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异常深刻、透彻;更重要的是利用各种表演艺术手段,刻画人物丰富而细致的思想感情,极有分寸,恰到好处。

我们的演员,要想继承优秀的裘派艺术,首先就必须在唱、做、念、打方面,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这是演员的资本。但光有这个资本,是不够的,既不能创造出鲜明动的舞台形象,也不会成为优秀的表演艺术

于是,研究剧本,分析人物,以及如何运用艺术手段,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就成为异常必要的了。艺术无止境。舞台形象创造出来后,还需要干锤百炼,使之更加完善。这样,人们看过你的艺术创造后,才能在脑海深处,留下永不磨灭的生动形象。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看过一次卓别林的《大马戏团》。五十年过去了。在今天,我还能详细地叙述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他所扮演的夏尔洛这一流浪汉的一举一动,甚至某些细微的面部表情!

我也看过有些人演出的京剧《姚期》,平淡无奇;看过之后,印象淡薄。

因此,我认为:继承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丰富,有所创造。否则,即使是百分之百的“相似”,也不过是“模仿”别人而已,并非“创造”。而没有创造,也就没有艺术,因而也就不能感动观众,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