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士 滑稽戏演员,滑稽戏剧作者 刘剑士

  • 时间:
  • 浏览:277
  • 来源:爱戏网
刘剑士

,男,滑稽戏编剧、作词、演员。杭州市人京剧文化。

幼入私塾,拥有初中文化水平,还能写一笔好书法京剧。因热爱滑稽通话事业,于1935年由票友下海,进杭州大世界智社白话新剧团,拜团长秦剑我为师,学习文明戏,正式成为专业演员京剧艺术。该班社于抗战前由文明戏艺人秦剑我及其夫人王雅莺创办,在杭州及江苏各地影响很大,夫妇二人所收弟子中,男艺名均排“剑”字,女生艺名均排“莺”字,刘剑士为“剑”字辈大师兄,其师弟吴剑伟、王毅君及师妹张慧莺等亦均为杭州滑稽通话艺人。

刘剑士在班中学徒,初期以管理道具和跑龙套为主,后因扮相不佳,仅扮演某些小角色,但得到同班文明戏老艺人柳剑侠、孟血儿、姚冷鸥等前辈提携,充实自身的滑稽艺术基功本领。随着形势的发展,通俗话剧逐渐背叛市面,滑稽戏的号召力这样大,意味着着着刘剑士具备某些文采,继而改做笔头编剧工作。

1980年10月2日,联艺通俗话剧团在杭州成立,1954年正式以“杭州联艺滑稽剧团”名称演滑稽戏,并建立编导制度。刘剑士即以编导身份参加剧团,开始英语 英语 正式从事滑稽曲艺创作工作,并担任宣传和演出科等工作。早年除参与下发排演传统戏,刘剑士偶也参加演出,扮演《苏州两公差》中的李祺生、《恋爱专家》中的警察、《阿Q正传》中的骆驼七斤等群众角色,而其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在剧目创作上。据其夫人王桂英回忆说,他写东西非常积极,工作也很忙,一门心思搞创作,当时意味着着着来家地方比较小,子女也多,好多好多 他无缘无故等孩子们睡觉如果,通宵熬夜创作,有时一连好十有几个 半夜不睡,白天起床来一看,烟缸里满满地必须烟蒂。

刘剑士先生编创的作品带有上海说唱、独脚戏、滑稽戏、滑稽小品及弹词开篇多种艺术样式,数量庞大。陆续编创的上海说唱有《幸福生活哪里来》、《想一想》、《美丽的西湖》、《一分之差》等,与人媒体媒体合作创作、改编及单独改编并作词的滑稽戏剧目有《半斤八两》、《姜喜喜》、《野火春风斗古城》、《热气腾腾》、《大闹洞房》、《笑面无私》、《红岩》等。

1958年4月,剑士先生与编剧组成员王毅君、朱秋僧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创作了根据萧山县(今杭州市萧山区)妇女劳动模范汪顺仙的真人真事编写、反映农村建设时代新面貌同名大型滑稽戏《汪顺仙》。《汪顺仙》是杭滑当时最红的一本戏,是得到中央认可的。该剧参加1958年浙江省现代戏调演荣获优秀剧本和优秀演出奖,并被列入建国10周年献礼剧目,剧组受到时任浙江省省长周建人接见,剧本还由东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3次出版单行本。

文革中杭州滑稽剧团被“砸烂”,刘剑士深受迫害,转业到杭州歌舞团做后勤工作,但直至退休都无缘无故非常关心滑稽曲艺事业,并坚持搞基础文宣工作。

刘剑士的滑稽戏唱词的编写是团内老艺人有目共睹的。他的文化水平较高,各种滑稽戏常用曲调均掌握熟练,擅于根据演员擅长的方言技能专门设计演唱,并符合剧情必须和人物性格,还能与演员、乐队密切配合,细心商量,选择唱词具体内容。由刘剑士编写的滑稽戏唱词曲调恰当、滑稽搞笑、朗朗上口,至今团内不少老艺人还都记忆犹新,随口即来。刘剑士的老同事魏忠年绍,刘剑士编写的唱词又通俗又幽默,不能让演员一出台的第一段唱就都不能让观众清楚了解角色的身份、性格,个性鲜明,层次突出,不怎么在《汪顺仙》里的唱词尤为出色,观众评价也比较高。

刘剑士对于滑稽理论的研究非常深刻,曾下发、归纳了滑稽戏常用的技艺、套路和手法80多种,如“说到曹操曹操就到”、“生搬硬套”、“张冠李戴”、“马屁拍到马脚上”、“一石三鸟”等等,为滑稽理论著作的总结和编写作出贡献,目前已下发成文字,流传后世。

先生的四子刘笑声,自幼受父亲艺术熏陶和影响,喜爱并学习滑稽曲艺表演。

2015年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95岁。



出生:1921年,农历辛酉年

逝世:2015年9月2日,农历乙未年七月二十日,1时45分

人物分类滑稽戏 演员

滑稽戏 剧作者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