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海云烟录(3) -艺海云烟-曲海泛舟-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36
  • 来源:爱戏网

第一位师父

我开始学戏的第一位开蒙师父名叫庞启发。他是当时有名的梆子青衣、花侯俊山(艺名“十三旦”)的嫡派弟子。我师父本工虽是青衣、花旦,他却什么戏全能教,内行所谓“戏包袱”。使我奇怪的是,我只见他到处教戏,却从来没见他登台演过戏。论年龄,那时候他不过四十多岁,脸色虽然黑一点,眉、眼、脸型轮廓以及身材……等等,还不能算太难看,嗓子也有,但不知为什么他总不登台唱一,这也是一个“谜”。

师父详细的身世和经历我知道得很少,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根本不理会这些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其次是我们师徒之间除开教戏、学戏以至他打,我挨……之,无所谓思想感情上的联系,更谈不到平等的关系。何况我根本不敢、也不愿向他随便问长问短----当然也没想到今天我会来写“自传”,而又要牵涉到他。何况当时我这位师父是以教徒弟严厉出名,绰号叫“庞剥皮”。平时我连躲他全来不及,又怎能够去自讨无趣自找苦头来吃呢?“庞剥皮”这诨名,究竟是谁给师父起的?我一无所知。

不过,从我本身的体验来说,这“剥皮”的绰号,名实相符。不管从他对待我的肉体毒打,还是从经济剥削来说,不独名实相符,也许比“剥皮”还要更甚一些。

不过,今天对于这位“剥皮”师父本人,我已经没有丝毫记恨的感情,这倒并非表示我的“宽大”,或是“君子不念旧恶”。我是这样想的:第一,究竟是他第一个教给了我演戏的初步知识和技术,第二,他虽然严酷地剥削了我若干年,这种情况也是当时社会制度下,一般梨园界“私房徒弟”共有的命运。他之所以严酷,不惜用“剥皮”式的手段来对付我,无非是想使我能够早一天登台(那时候,我虽然只有七岁多一些,在一般庭里依然还是个孩子,可是戏班里,有的五岁、六岁……就登台唱戏挣钱了,所谓“五岁红”、“六岁红”等等),早一天给他几大枚,好使他们全家活得更容易,或者更充裕些。因为他本身同样也是各方面被压迫、被剥削着,不过当时他是不可能懂得这道理的,从而才用了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大鱼吃小鱼”的观点,来对待自己的徒弟----和自己同一奴隶身份的人。

从一般社会观点来看,他是应该被谅解的,但是若从他那过份的严酷,过份的剥削贪心来看,也是无法使人对他有任何值得怀念的地方。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