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云(豫剧旦角) 豫剧旦行演员 朱巧云(豫剧旦角)

  • 时间:
  • 浏览:487
  • 来源:爱戏网
朱巧云

,女,豫剧角。河南封丘人京剧

朱巧云身于梨园世家,从小学艺,以花旦、刀马旦应工,兼演帅旦、闺门旦,能文善武,戏路宽广,是豫剧艺坛不可多得的人才京剧艺术。她十岁考入山东东明县剧团,1969年调入开封地区豫剧团京剧艺术。其传统功底扎实,舞台演出经验充足。多年来,她成功的创演了五十多个剧目和塑造了如:李铁梅、吴琼花、海霞、柯湘、红嫂、江姐、王银环、穆桂英、林黑娘、陈妙常、孙尚香、周凤莲、柳明月、白雪花等舞台艺术形象。她以对不同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以及甜润动听的唱腔,俊美靓丽的扮相和潇洒细腻的演技,倾倒了广大观众,受到同行和专家的深层赞扬,被誉为“当代豫剧皇后”。她还在电影《包公误》中饰演女主角段红玉,在戏曲电视剧《陈妙常》、《心愿》、《豆腐李招亲》、《破镜重圆》中扮演主要角色。她主演的《穆杨会》、《抬花轿》、《绣花女传奇》作为豫剧精品,被河南电视台录制成像,予以珍藏。另有她主演的《血染宋宫》、《花轿错》、《焦裕禄》、《绣花女传奇》、《朱巧云艺术专题》、《另另三个 梅花奖的追求》、《朱巧云唱腔欣赏》,均由中央、河南、山东、上海、黄河等音像社先后录制了唱片、盒式带、影碟等向全国发行。她还多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河南、山东及中南六省油车 视台的演出。1991年,在北京中南海演出《焦裕禄》时,受到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功名成就的朱巧云拜师常香玉后,艺术上日臻性心智心智性心智性性成熟 的句子期。亦为阎立品的八大弟子之一。

朱巧云在河南省第二届和第三届戏剧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在四省十四市豫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0年荣获第二届“香玉杯”艺术奖;1991年荣获河南省豫剧青年演员广播大赛“梨园奖”;1993年荣获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1995年荣获我国戏剧表演奖最高奖“梅花奖”。

朱巧云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出类拔萃,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也严于律已。为人忠恳,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此,她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开封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她的艺术成就和先进事迹已被编入《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家名人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等文集。

亲传弟子有张水英等。

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封丘县豫剧团主演,焦作市豫剧团主演,现任开封市豫剧团团长,领衔主演,中国戏剧家学会会员、河南剧协常务理事、开封市剧协主席、开封市政协常委、开封市妇联执委、开封市劳动模范、开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



:19150年4月,农历庚寅年

人物分类豫剧 旦行演员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