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

评剧“四大名旦”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京剧的“四大名旦”名闻遐迩,家喻户晓,而评剧曾有过的“四大名旦”,就不大为人们所知了。评剧至清末民初形成独立的剧种以来,到上世纪30年代,已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不仅流行于京津

2019-12-08

武生巨匠尚和玉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尚和玉(1873-1959),天津宝坻县人,他一生戏剧活动同天津有着密切联系。他9岁入玉田县九和春科班习艺,初学梆子武生兼小生,后改京剧武生。1860年后去北京习艺,拜京剧武生

2019-12-08

德高望重 一代宗师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子,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不仅以其精湛的演唱艺术,为河北梆子剧种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更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戏剧界做出楷模,至今犹为世人所称道,历久不忘

2019-12-08

我的师父爱莲君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评剧四大流派之一爱派的创始人爱莲君,在上世纪30年代是显赫一时的评剧名伶,她创造的俏丽、柔美清脆的爱派唱腔,曾经风靡津门,街头巷尾到处传唱。她还是第一个把评剧传播到国外的评剧演

2019-12-08

师承、探索与创新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著名评剧演员小花玉兰,出身子梨园世家。幼年随母学戏,很小便登台演出,至今舞台生涯已四十春秋。她原名陈佩华,小花玉兰是艺名。母亲花玉兰年轻时,以高亢激昂的“大口”落子见长。当时,

2019-12-08

哈宝山的“配角艺术”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京剧界有句老话:“本事再大,一个人唱不了八仙庆寿。”意思是说,演好一出戏要靠集体努力。如果把剧中主角比作一朵朵绚丽多姿的鲜花,那么配角演员就是一片片烘托万紫千红的绿叶。观众从来

2019-12-08

评剧刘派创始人一刘翠霞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刘翠霞(1911—1941)是早年天津人民最喜爱的评戏艺人。她在津演出近二十年,对艺术勇于革新,独创一派,成为评剧刘派的创始人。在旧社会,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演员,年仅三十周岁就

2019-12-08

戛玉鸣金入耳来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王玉磬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同口镇一个梨园世家。她本姓陈,名国贤。她的父亲名叫陈栋材,艺名七阵风,是著名的刀马旦。由于父亲过早地去世,家境困难,王玉磬从六岁起,开始了白天织席晚’上学

2019-12-08

评剧刘派传人----新翠霞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评剧在天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著名演员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而在天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评剧早期女演员刘翠霞创造的刘派艺术了。很可惜,刘翠霞在三十四岁时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但她

2019-12-08

筱派男旦陈永玲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已经下班一个钟头了,北京京剧院排练场里还在说戏,场上示范的老师身段优美、舞步轻盈,宛如一位天真未凿的村姑骑在驴上……。戏,是筱派名剧《小放牛》;他。就是筱翠花(于连泉)亲传弟子

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