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剧

北路壮剧

北路壮剧广西北路壮剧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北路壮剧的

2022-05-22

壮剧的简介介绍

壮剧是壮族的戏曲艺术形式,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壮族戏曲,大致可分为广西北路壮剧、

2022-05-22

壮剧的表演特点

壮剧生、旦、净、丑的表演特点是:生行表演温柔、大方、朴实,常用中八字步与正、反摆手法,显示出壮族男子汉的气势。旦行常用转扇舞等身段,表演娇媚灵巧,显示壮族女子的风姿。净行常用重

2022-05-22

壮剧的传承意义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目前,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

2022-05-22

壮剧的介绍

壮剧是广西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是在丰富的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

2022-05-22

壮剧的现状介绍

目前,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

2022-05-22

壮剧的基本知识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由于地域环

2022-05-22

壮剧的形成

壮族有七种传统戏剧: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剧,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的富

2022-05-22

云南壮剧介绍

云南壮剧: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原系壮族支系土族的民族戏曲,曾称“土剧”。约在清嘉庆前后,少数民族歌舞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发展而成。传统剧目大部分取材于《东周列

2022-05-22

北路壮剧的知识介绍

据了解,在桂西壮语北部方言地区的广西田林、西林、隆林、百色、乐业等县,演壮剧、看壮剧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粮。北路壮剧有独特的唱腔和表演程式,音乐风格古朴,洗练素雅,

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