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
越剧小歌班时期的主要名伶
小歌班时期仅15年就进入绍兴文戏时期,戏班主要名伶,均是跨时期的红角。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费翠棠(以上有四大名旦之誉)、高炳火、钱景松、俞柏松、沈娃娃、金惠千、李岳赍
2022-05-18
越剧小歌班的兴起
戏班纷纷成立小歌班南派艺人演出后,北派艺人除马潮水、张伯初、张康荣等接着组班外,马塘村也组成戏班,演员有郑小火、马阿顺、卫梅朵、金荣水、金锡钊、金世刚、姚方松等。王海金、金文潮
2022-05-18
越剧音乐历史沿革(二)
〔四工调〕时期〔1923年~1942年〕1923年,女子科班产生。30年代,女子越剧大量兴起,男班逐渐衰落,男女混演也逐渐为女班代替。女班唱腔继承的是男班艺人演唱的北调〔清笃〕
2022-05-18
越剧音乐历史沿革(三)
尺调时期〔1943年~1949年〕1943年~1949年,越剧以〔尺调腔〕为基本腔,胡琴定弦"合尺"(即5-2)为主,故称这一时期为〔尺调〕时期。一、〔尺调腔〕的形成1943年
2022-05-18
越剧导演的历史发展(五)
80年代越剧导演的新探索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越剧在70年代后期复苏,进入80年代后,一些导演在尊重过去创造成果、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前提下,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新
2022-05-18
越剧导演的历史发展(六)
越剧“技导”的设置与职能越剧改革初期,担任导演的人员,大多从事话剧、电影,他们带着满腔热忱,以话剧、电影的表演方法来排练越剧,强调时代真实感,改髯口为粘胡子,取消水袖,使传统的
2022-05-18
越剧灯光的发展(二)
由一般体现到专门设计舞台灯光艺术的真正发展和提高,是在建国以后。50年代初,各剧团由私营转变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一般剧团均有2至4名专职的灯光操作、管理人员,增添了必要的灯光器
2022-05-18
越剧灯光的发展(一)
从平光照明到气氛体现越剧初期,各班社演出时的照明器材,主要是靠就地取材来解决的。如在山区庙台、草台演出时,照明就取材于山里特有的"松明柴"(松树枝)或"亮篾"(浸水后再晒干的毛
2022-05-18
金派唱腔与越剧的故事
著名越剧演员金采风,擅长青衣。曾主演过《碧玉簪》、《盘夫索夫》、《彩楼记》,《梁祝》、《西厢记》、《红楼梦》、《不准出生的人》、《龙江颂》、《三月春潮》、《汉文皇后》……等戏。
2022-05-18
四十年代越剧里的“红楼戏”
越剧演“红楼戏”,大概已有六十年的历史。早在三十年代末期和四十年代初期,越剧就开始有了“红楼戏”。根据资料记载,越剧最早录制的几张唱片中就有:尹桂芳的《贾宝玉哭灵》,玉牡丹的《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