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的特色有哪些
常德官话是常德花鼓戏的主要舞台语言,但由于其植根于广大农村,除“半台班”受汉戏影响而较注重舞台语言的规范外,一般乡班多间杂当地方言土话。这种语言差异及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宗教音
2022-05-30
花鼓戏的形成简介
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起源于临湘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于清末流传通城、崇阳。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特别是其中的“琴腔”运气酣畅,韵味醇厚、格调新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深
2022-05-30
花鼓戏的发展历程
通城虽隶属湖北,但是位于湖北东南部,交界之幕阜山北麓。大部分地区与湖南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们的文化是三省融合的结果,不属于真正的湖北文化。其语言,民间艺术,都受湖湘文化
2022-05-30
常德花鼓戏的影响
流行于沅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受汉戏影响较大,演出大本戏和“条纲戏”比较多,占全部剧目的三分之一以上。多为半台班,并且多冠以汉戏班名。班社的流动性不大,与澧水社班交流很少。由于多
2022-05-30
岳阳花鼓戏的声腔
岳阳花鼓戏的声腔,分为锣腔(打锣腔)、专用锣腔散曲和琴腔三类。 锣腔 属于曲牌体结构,是在“一人起唱,众人和腔”的民歌、山歌基础上形成的,起初为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50年代增添
2022-05-30
花鼓戏的声腔介绍
花鼓戏的声腔,最初是打锣腔。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帮腔。”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丑角、旦角唱着打锣腔和小调,进行载歌载舞的简单的故事表演。四川传入的梁山调,与当
2022-05-30
岳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
岳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不少,据不完全统计有123出。其中锣腔剧目72出。包括19出为专用锣腔散曲演唱的“二小”、“三小”戏,53出用锣腔正调演唱,多属大型剧目。51出琴腔剧目中,
2022-05-30
什么是常德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湖南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
2022-05-30
什么是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鄂南一些城镇。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就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
2022-05-30
长沙花鼓戏的演出剧目
长沙花鼓戏的演出剧目较多,保留下来的共有336个。这些剧目大多为劳动人民和艺人集体创作,故事多取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通俗话本和社会生活;描写对象多为劳动人民、书生公子、官吏商
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