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

关中二簧

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

2022-05-19

四路二簧

汉中二簧: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的出科艺术人,分赴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簧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子,出现了职业戏班

2022-05-19

汉剧历史上的名班

戏班以管事(掌班,有威望的艺人)为首,聘请各行艺人及管班1人、排笔(安排上演戏码、分派角色,写于水牌悬示,也叫写笔,艺人兼任,有的还能编排连台搭桥戏)1人,管帐(或由艺人兼)1

2022-05-19

关于汉剧的起源

汉剧是中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后来又吸收了安徽传来的二黄。约有300多年历史。早期同徽剧

2022-05-19

汉剧历史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本于弋腔”,系由安徽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

2022-05-19

湖北汉剧的历史

汉剧是湖北地方剧种,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旧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民国元年(1912年),定名为汉剧。汉剧的起源尚无定论。人声腔上寻本溯源,对

2022-05-19

汉剧的溯源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

2022-05-19

广东汉剧艺术特点

广东汉剧的行当分工与其它剧种略有不同,角色分行有生、旦、丑、公、婆、净六大行,而净又有乌净、红净之别。乌净发炸音,红净则以鼻腔共鸣为主的真假嗓结合,高音用假嗓,低音用本嗓,唱腔

2022-05-19

文华班的当红小生钟华飞

钟华飞出生梨园世家,祖父钟老幺原唱生角,后因嗓子欠佳,在“天福班”改习“管班”。常德汉剧名旦胡金云,联络钟老幺等人拆“天福班”、“容庆班”,组建“同乐班”,胡金云担任老板,钟老

2022-05-19

汉剧名家龚为民

龚为民,男,汉族,1951年11月,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常德市汉剧院院长。他自幼随父辈在常德汉剧团摸爬滚打,练就一身戏剧好功夫,是同辈师兄弟中公认的当家武生。走上领导岗位后,他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