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
越调名家魏凤琴
魏凤琴,女,生于1964年1月,河南省商水县人。197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越调剧团主要演
2022-05-27
越调名家杜朝阳
杜朝阳,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8月,河南省襄城县人。1971年考入襄城县越调剧团,1984年调入河南省越调剧团,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2月被评聘为国家二级演
2022-05-27
越调老艺人蒋菊红
蒋菊红,女,回族,85岁,原襄县越调二团演员,是著名鼓师宁永奎的夫人。蒋菊红师从金凤楼,在鲁山与白妮、李文荣结拜拜为干姊妹;蒋菊红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宁军(过继给著名越调琴师宁金
2022-05-27
越调的伴奏乐队
越调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早期越调伴奏以唢呐和竹笛主为。随着唱腔音乐变化发展,四弦成为主要乐器,并加入民间皮嗡子和弹拨乐器月琴,以后皮嗡子被今日的主弦坠胡所代替。建国后,文场乐器
2022-05-27
越调老旦演员赵艳琳
赵艳琳,河南省越调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须生、小生、兼演老旦。赵艳琳,女,生于1982年11月,商水县人,99年考入周口戏校,2001年进入河南省越调剧团,跟随老师申小梅学习申
2022-05-27
越调的流派
申派一代宗师申凤梅创立的申派唱腔苍劲豪放、稳健端庄、韵味浓郁醇厚、行腔千姿百态而又统一,高腔中透着轻松、低腔中含着凝重,演唱慢板时慢而不散,演唱快板时快而不乱。还常常在唱中加说
2022-05-27
谷城越调的价值与贡献
越调是明末清初在谷城形成而逐渐发展的地方剧种,作为传统虚拟性的戏剧表演艺术,在襄阳、南阳、陕南地区亦颇具影响,该剧种的传统剧目突出了惩恶扬善的戏剧思想主题,彰显出中国戏剧艺术的
2022-05-27
湖北越调
湖北越调,是湖北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又称襄河越调、高腔越调、大越调。主要流行于鄂西北汉水中上游地区的谷城、老河口等地。所以湖北越调在鄂西北俗称“襄河越调”,在谷城称之为“谷城大
2022-05-27
越调的传承知识
越调生动地反映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过去那种"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
2022-05-27
越调的唱腔
越调的唱腔音乐原为曲牌音乐,清乾隆年间开始向板式变化体过渡,逐渐形成板式变化体。唱腔曲牌原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门的廉洁,现在的越调唱腔音乐,主要有慢板、流水、铜器调、垛子板、十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