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

黔剧的伴奏乐器

黔剧的伴奏乐器以高胡、扬琴为主,配以其它管弦乐,组成文扬。打击乐器按本剧种的需要,由小鼓、板(以上选用偏高音者)、大锣、大钵、马锣或小锣,配以铰子、碰铃、低音锣、包包锣、大鼓、

2022-05-23

黔剧伴奏乐器高胡

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乐队中,高胡按实际音高记谱,定弦比二

2022-05-23

黔剧的历史沿革

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清嘉庆年间,贵筑县的颜词徽,清道光五年(1825)兴义的张国华等人,曾在诗

2022-05-23

黔剧音乐相关介绍

黔剧音乐是在贵州扬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并从贵州地方其它戏曲剧种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逐渐发展而成的。

2022-05-23

非遗”的黔剧未卜的前途

2008年,黔剧在生存和发展遭遇尴尬的情况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诞生有58年的地方剧种,黔剧在发展初期曾受到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然而,经历了人文和经济

2022-05-23

黔剧简介,曾名文琴戏

黔剧,地方剧种,曾名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 清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已很

2022-05-23

为大家介绍:黔剧

黔剧,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 清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已很盛行。它的文字唱本在嘉庆、道光年间便传抄。现存传统唱本四百余折,大

2022-05-23

黔剧详情介绍

黔剧,地方剧种,曾名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清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已很盛

2022-05-23

黔剧的丑行相关介绍

黔剧丑行扮演的人物多种多样,有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为滑稽的好人;也有奸诈刁恶,悭吝卑鄙、口密腹剑、人面兽心的恶棍。分为官衣丑、褶子丑、童子丑、武丑四类-官衣丑,指穿官衣,戴纱

2022-05-23

黔剧的旦行相关介绍

黔剧的旦行分花旦、闺门旦、青衣、彩旦、老旦、武旦。花旦,是青年女性中的正面角色,多是天真活泼、聪明智慧,性格直率、大方、善良的人物,如《珍珠塔》中的彩萍,《牡丹对课》中的白牡丹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