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一带,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
2022-05-21
徽剧的角色行当介绍
在角色行当上其角色在清乾隆以前分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行,徽班艺人称之为“九顶网巾唱闹台”。乾隆以后。徽剧在徽商经济的支持下进入全盛时期,角色行当又有所发展,
2022-05-21
四大徽班的现状
徽剧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孕育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同时,徽剧还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2022-05-21
徽剧的介绍: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
徽剧是解放后的定名。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1790年(乾隆55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接着,
2022-05-21
徽剧是什么戏种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一带,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
2022-05-21
徽剧的基本介绍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是我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于明末清初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是中国戏曲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
2022-05-21
徽剧的基本知识
徽剧虽曾盛行一时,但到清代末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京剧兴起后,艺人纷纷改学新腔(京剧),从而京剧风行,徽剧却日益衰落,至20世纪40年代,已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022-05-21
徽剧的角色行当
在角色行当上,徽剧全面继承了“徽池雅调”的角色行当体制,同时又吸收了昆曲、弋阳腔的分行特点,并受到目连戏的深刻影响。其角色在清乾隆以前分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
2022-05-21
四大徽班概况
“徽”指的是徽调或徽戏,“徽班”是指演徽调的戏班。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徽调在南方非常受欢迎,有许多著名的徽班。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当
2022-05-21
徽剧的现状: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徽剧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孕育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同时,徽剧还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