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
益阳花鼓戏的声腔(打锣腔)
为长沙花鼓戏的主要声腔,受湘剧高腔影响,特点为古朴、粗狂。一人启口,众人帮和,锣鼓接腔,不托管弦,腔流结合,与大戏高腔基本相似。以【四六调】、【木马调】、【八洞牌】、【放羊调】
2022-05-29
益阳花鼓戏的声腔(民歌小调)
是地花鼓的主要唱腔之一,分地花鼓、乡土民歌、丝弦小调3类。地花鼓曲调热烈,歌舞性强,如“望郎调”等。乡土民歌乃当地“村妇稚子口中之歌”,较为生动活泼,明朗轻快,如“洗菜心”等。
2022-05-29
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在地花鼓
2022-05-29
益阳花鼓戏的正调
【西湖】,26定弦,是主要唱腔,正宗的湖南风味,表现力丰富,适合于各种场合和角色。源于洞庭湖西的劳动号子,故名。受湘剧南北路(弹腔)的影响,发展成板腔体形式的唱腔,有【一流】、
2022-05-29
益阳花鼓戏的舞台美术
传统益阳花鼓戏的布景,原为一桌二椅。道具有刀枪、船桨、扇子、手巾等类。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舞台,布景多按剧目风格,或写实,或写意,或虚实结合,常出现行云
2022-05-29
长沙花鼓戏的流派
长沙花鼓戏在原长沙府地区内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浏阳路以“采茶调”为代表,多演《装疯吵嫁》等生活喜剧。宁乡路以“学钱调”为代表,多演《书房调叔》等风流小戏
2022-05-29
远安花鼓戏的缘起
远安花鼓戏从早期较有影响的艺人杨泽福起,至建国前夕,相传已有六代,艺人百余,演出时均自由组合,时聚时散。1930年苟家垭地区艺人陈衡山自置行头,组成半职业性的“新胜”戏班,扎根
2022-05-29
襄阳花鼓戏的历史大事记
1953年,宜城的花鼓戏艺人刘家汉、雷马、谢思伦、彭开成代表宜城参加“襄阳地区民间艺术汇演”,演出剧目《梁山伯访友》受到襄阳地区文化局的表彰。 1954年,刘家汉、谢思伦又在“
2022-05-29
天沔花鼓戏的来源
天沔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到俳优百戏活动中,所谓“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荆州府志》)。最早与天沔花鼓戏有直接关系的
2022-05-29
湖南花鼓戏的源起
湖南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
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