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

彩调剧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彩调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刘三姐》等优秀剧目的上演,扩大了这一剧种在全国的影响。然而,广西彩调当前已陷入因为没有演出市场而难以为继的困境中,知道和了解彩调的人越

2022-05-21

彩调剧的音乐与唱腔

彩调音乐十分丰富,其唱腔属联曲体,分为腔、板、调三大类。唱腔旋律以七字上下句为多,四段一首的唱腔旋律次之。用十三韵脚和柳州话演唱,俗称“豆腐块”状音乐。据不完全统计,彩调唱腔曲

2022-05-21

彩调分类

彩调唱腔属联曲体,分板、腔、调三大类,其中板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有比古调、走马调等,腔以脚色行当区分有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等,按人物身份、职业区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

2022-05-21

中国彩调的发源地

彩调剧是广西两大地方剧种之一,永福县罗锦镇林村是中国彩调的发源地,林村林姓家族则是永福县最早的彩调世家。在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福建莆田人郑曦来任永福知县,其林姓侍从

2022-05-21

彩调的简介

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

2022-05-21

彩调的产生和发展

戏曲剧种,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

2022-05-21

彩调剧的历史沿革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

2022-05-21

彩调的源起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彩调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对子调”。它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表现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演唱内容多为

2022-05-21

彩调的溯源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迁徒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

2022-05-21

彩调的特点

歌舞并重,尤其在“三小戏”中更为突出。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腔类按行当定名的

2022-05-21